柔软剂是一类能改变纤维的静、动摩擦系数的化学物质。当改变静摩擦系数时,手感触摸有平滑感,易于在纤维或织物上移动;当改变动摩擦系数时,纤维与纤维之间的微细结构易于相互移动,也就是纤维或者织物易于变形。二者的综合感觉就是柔软。柔软剂按离子性来分有阳离子型、非离子型、阴离子型和两性季铵盐型四种。
最早开发的柔软剂是硫酸酯或磺酸盐类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。由于它们带有负电荷,故对硬水和电解质非常敏感,且不易被纤维所吸附,因此不耐洗涤和干洗。这类柔软剂较少单独应用于棉织物的柔软整理。石蜡、天然油脂由于平滑性能特别优良,因此其乳液在纺织行业也得到了广泛使用。由于纤维本身一般都带有负电荷,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制成的柔软剂可以很好地吸附于纤维表面,有效地降低纤维的静电和纤维间的摩擦,使纤维伸展而不易粘结成团,从而获得柔软效果,同时赋予织物良好的抗静电性。因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制成的柔软剂获得了长足的发展。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有机硅化学的发展,有机硅柔软剂作为一类新型的高分子柔软剂迅速发展起来。与传统的非硅类柔软剂相比,由于Si—O键具有比C一O键更低的旋转自由能,有机硅柔软剂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柔软性能,因而在有机硅柔软剂出现以来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,迅速地被纺织企业采用,并且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非硅类柔软剂而成为主导的柔软剂品种。 |